聚力乐派生活网
杭州

杭州天气新闻

雾霾改变未来?
发布时间:2014-03-19 12:55:48
浏览量:6347

姊妹州的昨天

    第一张显示的是12月4日上午10点南京的空气AQI指数,褐红色的“349”旁,醒目地标注出“有毒害”三个字。
    另一张截图则显示着同一时间段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洛杉矶核桃市的各项空气指标。“微粒污染指数”(每立方米空气中微粒含量)一项仅为“50”,背景是令人安心的绿色。
    “Rainbow”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曾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供职多年。今年年初,她选择了移民。
    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有很多,对环境的担忧是其中之一。在一次美国旅行后,Rainbow向朋友们打了个比方:“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但看起来确实更亮一些。”
    似乎是一种巧合,“Rainbow”在美国为自己挑选的“第二故乡”——加利福利亚州,曾于2011年与中国江苏缔结为姊妹省州。两者在各自国家均为经济重镇,在政治、教育、科技等方面亦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为巧合的是,今日令江苏人忧心忡忡的雾霾灾害,亦是70年前加州人的烦恼。
    1943年7月26日清晨,当加州洛杉矶居民从睡梦中醒来,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空气中弥漫着浅蓝色的浓雾,刺激性的气味充斥鼻腔,很多人不得不将汽车停在路边,以便腾出手来擦拭不断流泪的双眼。
    洛杉矶居民以为他们遭到了日本化学武器的攻击。但政府很快出来辟谣:这不是日本人的毒气,而是大气中产生了某种不明的有毒物质。
    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发现,汽车尾气是这场雾霾灾害的始作俑者。彼时,加州正处于其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大量工厂和人口涌入这里。洛杉矶一度成为全美汽车数量最多的地区。在上世纪40年代,这座城市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与加州隔海相望的中国江苏,一切才刚刚开始。

    急速进化的城市

    19世纪末,在左宗棠的倡导下,胡思燮建立徐州利国矿务局,江苏的近代工业由此发轫。
    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苏的工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这里诞生了“远东第一大厂”——南京永利硫磺铔厂;亦拥有当时亚洲最大的水泥厂——江南水泥厂。
    及至新中国成立,国人尚未从“落后就要挨打”的梦魇中摆脱出来。外国列强船坚炮利带来的心理阴影,以及对自强发展的迫切渴望,令国人对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渴求愈发炙热。江苏亦因此迎来了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1978年,中国开始了GDP排名史,江苏独占鳌头,直至1989年才被广东超越。此后多年,江苏一直保持着第二的位置,仅在2004至2009年间被山东取代。
    而在辉煌的GDP数据背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贡献”令人瞩目。
    “江苏的重工业GDP占整个工业的76%,轻工业只占24%,重工业比重很大。”江苏省委党校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储东涛说,上世纪80年代,南京乃至江苏的轻工业刚起步,但慢慢的,钢铁、石油、发电、造纸等重工业比重不断加大。
    据悉,2012年江苏水泥产量达到1677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而在钢铁方面,无论粗钢、钢材还是生铁,2012年江苏省的产量都是全国三甲。
    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同时,江苏也变得越来越繁荣。城市街头,车辆川流不息,高楼大厦栉比如林。地铁站、高铁站、机场等现代化城市交通枢纽里,也总是人头攒动。
    来自江苏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江苏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813.1万辆。
    以省会南京为例,2013年6月,当地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0万辆,并持续增长。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与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韦昌明,曾用“太快”两个字来形容当地机动车数量的增加:“每天上牌量都在500个左右,这是什么概念?”
与此同时,这座城市的天际线,也在不断被突破。
    1983年10月,南京金陵饭店开业。这座位于市中心的37层高楼,以110米的高度,稳坐“中国第一高楼”交椅。15年后,南京商贸世纪广场开建。其218米的高度已不是金陵饭店可以望其项背的。再过10年,450米高的紫峰大厦封顶,成为“江苏第一高楼”。
然而仅仅5年后,这个名号已不再为紫峰大厦所独享。2013年10月,苏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施工拉开帷幕,其建筑高度同样是450米。

繁华背后

    犹如一个骤然闯入青春期的少年,过于急切的成长,给江苏带来的不只是兴奋和成就感,烦恼亦如影随形。
    2002年初,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在南京市各城区做过一次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
    2009年2月20日,江苏省盐城市由于城西水厂原水受酚类化合物污染,致市区大面积断水,20多万居民近67小时无法获取饮用水;
    2011年,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天山水泥厂与亚峰水泥公司因污染及二次扬尘等问题,致当地多位村民罹患尘肺病等呼吸道疾病;
    2012年8月,江苏启东部分民众为阻止“王子纸业”公司排污入海项目,爆发了群体请愿行动,事后地方政府紧急决定取消该工程……
    而当年令加州民众困扰不已的雾霾,之于江苏,也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
    “80年代开始,蓝天就在比较明显地减少。”曾经担任过南京市环保局局长的韦昌明回忆说,尤其是2010年以后,雾霾天气更是开始取代蓝天,成为老天爷的常见“脸色”。
    今年气象部门和社科院联合发布的《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提到,目前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每年的雾霾天数增加最快。以江苏南京为例,当地每年雾霾天平均增加3.9天。
    来自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前,南京的雾霾天都维持在100天以内;1991年到2000年,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是123天;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中,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为158天。
面对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政府并非无动于衷。
    2006年,江苏省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2009年8月,省领导干部学习会圈定“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底审议修改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到2010年,“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三大计划,已然成为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上,引人注目的词汇和举措。
    而在2013年1月20日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省长李学勇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均被列入未来五年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政府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不再依赖传统工业的决心,由此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省内各地的污染企业不断被关停。2007年,江苏省关闭和淘汰规模小、污染重的化工生产企业2713家。仅泰州一地,自2005年至2011年间,被关停取缔的污染企业就多达2099家。
    而为了确保环境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政府对环保部门的管理亦尤为严格。来自江苏省高院与省检察院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3年6月,全省环保领域中,有114名干部因贪腐或渎职被查办。

“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2013年12月4日,很多南京市民推开窗户后都发现,目光所及之处已全被雾霾笼罩,空气中还隐约弥漫着古怪的味道。也就是在这一天,江苏遭遇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
    江苏省、南京市环保部门对南京大气污染成因的研究表明,PM10、PM2.5等细颗粒物是造成霾污染天气的主要“罪魁祸首”。从对PM10的来源分析,工业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污染“三分天下”;但从对PM2.5的来源分析,煤炭等化石能源造成的直接污染和由此产生的二次污染占到了“半壁江山”。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庄国顺随后指出,南方长时间的“静稳天气”和“辐射逆温”,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快速扩散,“目前整个大气循环系统已无法自然消除人为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而污染还在不断排放和累积”。
    江苏环保厅总工程师刘建琳则表示,像江苏地区成片的区域性严重雾霾天气,在接下来每年秋冬季节都会成为一种常态。
    但“雾都”显然不会是政府对城市未来的定位。
    2012年11月,《江苏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出炉。在这份规划中,江苏13市都有了各自明确的发展方向。
    其中,南京的目标是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无锡、苏州则计划建设成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南通淮安镇江扬州等地,亦被定位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城市或旅游休闲与生态宜居城市。
    而在本月初肆虐江苏的雾霾灾害之后,各地政府对城市摆脱传统工业、创建生态文明的愿景格外,变得强烈。多位业内人士和环保专家疾呼:“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了。”
    此时,大洋彼岸的姊妹州已是另一番景象。据环保部门的统计,美国加州洛杉矶一级污染警报(非常不健康)的天数从1977年的121天下降到1989的54天,而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已经降为0。蓝天白云重新出现在洛杉矶上空,城区的人们大部分时候都可以清楚地看到70公里外的巴迪山。
    从重重雾霾中走出来的姊妹州,多少能给困扰在雾霾中江苏人带来一些希望和慰藉。他们的宝贵经验亦值得借鉴。《雾霾之城——洛杉矶雾霾史》的作者奇普·雅各布说:
    “治理雾霾是一个长期过程。洛杉矶从1943年第一次出现雾霾,到1970年《清洁空气法案》出台,经历了整整27年。在这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阻力,来自汽车公司,来自石油公司,此外还有政府和立法者的不作为。如果你回过头去看,你会发现真正推动这项事业的是那些普通的民众。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洛杉矶时报》,没有哈根斯米特,没有‘地球日’上的示威群众,我们今天肯定还会生活在雾霾当中。”
    据悉,《洛杉矶时报》曾雇佣空气污染专家就雾霾展开调查;哈根斯米特是加州理工学院的荷兰籍科学家,他率先提出洛杉矶雾霾的罪魁祸首是汽车尾气;此外,由于1970年4月22日,2000万民众在全美各地举行游行,呼吁环境保护,这一天后来被美国政府定为“地球日”。

所有人的选择题

    “环境灾难,政府是最大责任人!”12月8日,江苏著名主持人孟非在微博里激烈抨击那些说路边烧烤和炒菜也会增加污染的专家和官员,称他们是“流氓或白痴”。这位出身记者的主持人指出:“落后产能导致的工业排放才能形成这样的环境灾难。而淘汰落后产能直接影响GDP,各级官员都不积极。”
    这种观点并非没有道理。然而,城市的未来并不全然掌握在政府和官员手中。在这个问题上,每一个人或许都将面临选择。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韦昌明表示,“面对雾霾天气,目前人们有两种心理倾向,我认为要防止。一种是这种雾霾天气是全国性的。”一些地方认为,如此大范围的污染天气,仅靠自己这里一个地区的改进是没有用的,“谁动谁吃亏”,“这种心理便会导致谁都不愿意动,谁都不做调整,雾霾天气怎么可能得到解决?”
    另一种倾向,是“谁都有话要说,谁都有理”。韦昌明一连举了多个例子:在检查某个企业时,由于企业排放不达标,环保部门要求它强制治理,停掉一部分生产内容,企业便抱怨,几万职工要吃饭,停掉了只能靠政府来补贴生活;处理工地扬尘,要求不达标的停工,结果工地搬出各种重点工程的名头来,说要赶进度,必须在时限内完成;在机动车治理方面,要求淘汰污染严重的黄标车,提升油品质量,结果很多车主不愿意换车……
    韦昌明表示,要想改变目前的环境状况,除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法规,还应改变“只会抱怨别人,却不改变自己”的普遍心态,不管是政府、企业,还是市民个人,都要意识到,环保问题必须从自己开始,在这个社会里,这是谁都逃不开,谁都要负责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改变也正悄然发生——
    2013年11月15日,无锡市首座清洁能源热电厂——无锡西区燃气热电项目投入建设。而来自盐城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量合计占该市发电量的15.9%。
    而在本月初那场波及全省的严重雾霾后,一条名为“号召不要买烟花爆竹”的帖子开始在微博和微信上不断被转发:“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建议大家不要买烟花,这些钱可以拿来做公益事业……请热爱健康的各位转发给身边的人,为了中国的空气,为了我们的孩子们,为了自己,从我做起!”